您的位置:汉字大全 > 汉语字典 > 鎎的意思解释

鎎的意思解释,鎎拼音怎么读

鎎
  • 拼音读音:kài
  • 偏旁部首:
  • 总笔画:18画
  • 字体编码:UNICODE:938E五笔:QRNO|QROY仓颉:COND郑码:PMY四角:88117
  • 笔画顺序:撇、点、横、横、竖、点、撇、提、撇、横、横、横折弯钩/横斜钩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撇、点

康熙字典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𠀤許旣切,欷去聲。【說文】怒戰也。引春秋傳,諸侯敵王所鎎。○按左傳文三年今本作愾。

又【集韻】口漑切,音慨。義同。

说文解字

怒戰也。从金氣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諸矦敵王所鎎。”許旣切

(鎎)怒戰也。怒則有氣。戰則用兵。故其字从金氣、氣者、气之叚借字也。从金。愾省。此會意。而愾省、亦聲也。今本作氣聲。乃上下不毌。許旣切。十五部。哀公問音義曰。愾許、乞反。又許氣反。春秋傳曰。諸侯敵王所愾。愾各本作鎎。今正。春秋傳者、文公四年左傳文。杜曰。敵猶當也。愾、恨怒也。心部曰。愾、大息。从心氣。是則王所愾、王所怒也。敵王所怒、故用金革。此引以證會意之恉。與引艸木麗乎地說䕻、引豐其屋說寷、引莫可觀於木說相、引在冋之野說駉同意。許於愾下云。从心氣。氣亦聲。是謂氣卽气字。此作从金氣。春秋傳敵王所愾。亦無不合。凡此校正、私謂必符許意。知我罪我。所不計也。

方言集汇

  • 国际音标: kʰĄi˥˧

字词语大全

字成语大全

相关链接

Copyright © 2022-2024 汉字大全www.hanzidaqu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