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汉字大全 > 组词大全 > 鞶字组词大全

鞶字组词大全,鞶字成语

鞶字的常见组词有: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、字的位置、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。

鞶字相关信息

  • 拼音pán
  • 部首
  • 总笔画19画
  • 汉字编码统一码:97B6,五笔:TEMF|TUWF,仓颉:HETLJ,郑码:PYQE,四角:27506

鞶pánㄆㄢˊ 古人佩玉的皮带:“~厉游缨”。 小囊,小荷包:“男~,革;女~,丝。” 马腹大带。 车轴上系靷的皮环。

含有鞶的词语和解释

词语拼音/解释
鞶章 鞶章 繁缛华丽的辞章 唐 陈子昂 《河内县尉陈君硕人墓志铭》:“誾誾君子,好斯文兮。缛藻鞶章,潜卿云兮。”
鞶厉 鞶厉 pán lì 鞶厉(鞶厉) 束腰的革带及其下垂部分。后亦泛指束腰的大带。语本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鞶、厉、游、缨,昭其数也。” 杜预 注:“鞶,绅带也;一名大带。厉,大带之垂者。” 汉 张衡 《东京赋》:“火龙黼黻,藻繂鞶厉。” 晋 陆机 《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》诗:“轻剑拂鞶厉,长缨丽且鲜。”一说鞶为小囊,裂帛为之饰。厉、裂,古通,义同。参见“ 鞶裂 ”。
鞶裂 鞶裂 鞶裂,读音pán liè,汉语词语,指鞶囊的边饰。出处于《礼记·内则》。
鞶绣 鞶绣 鞶绣,读音为pán dài ㄆㄢˊ ㄉㄞˋ,是一个汉语词语,意思是皮制的大带,为古代官员的服饰。
钩鞶 钩鞶 钩鞶(钩鞶) 一种束腰带。 汉 扬雄 《太玄·周》:“次四:带其钩鞶,锤以玉环。测曰:带其钩鞶,自约束也。”参见“ 钩络带 ”。
鞶囊 鞶囊 【词汇】鞶囊 【注音】pán nánɡ 【释义】 1.革制的囊。古人用以盛手巾细物。 2.革制的囊。古代职官用以盛印绶。北魏后,以其不同绣饰表示官阶。
鞶组 鞶组 鞶组,拼音是pán zǔ ,是汉语词汇,解释为精美的带子。
鞶帨 鞶帨 鞶帨 (1).腰带和佩巾。 汉 扬雄 《法言·寡见》:“今之学也,非独为之华藻也,又从而绣其鞶帨,恶在《老》不《老》也。” 李轨 注:“鞶,大带;帨,佩巾也。衣有华藻文绣,书有经传训解也。文绣之衣,分明易察;训解之书,灼然易晓。” 清 周亮工 《朱静一诗序》:“盖皆先生旧日塞上噢咻诸健士,或有为先生持鞶帨者。” (2).古代妇女用的小囊和毛巾。 唐 韩愈 《吊武侍御所画佛文》:“御史 武君 当年丧其配,歛其遗服栉珥鞶帨于箧。月
鞶鉴 鞶鉴 (1).古代用铜镜作装饰的革带。《左传·庄公二十一年》:“ 郑伯 之享王也,王以后之鞶鉴予之。” 杜预 注:“鞶,带而以镜为饰也,今西方 羌胡 犹然。古之遗服。” 清 薛福成 《庸庵笔记·幽怪一·汉宫老婢》:“佩以琼琚,带以鞶鉴。” (2).引申为明显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铭箴》:“及 崔 胡 补缀,总称《百官》,指事配位,鞶鉴可徵。” 詹鍈 义证:“ 范 注:‘鞶鉴有徵,犹言明而有徵。’‘鞶带’,束衣的革带。《斟诠》:‘古亦
鞶带 鞶带 鞶带是汉语词汇,拼音是pán dài,指皮制的大带,为古代官员的服饰。
鞶缨 鞶缨 鞶缨是一个词语,拼音pán yīng ,古代天子诸侯或显贵者挽马的带饰。
帨鞶 帨鞶 帨鞶,汉语词汇,读音为shuì pán,意思为佩巾与鞶带。

含有鞶的成语和解释

成语拼音/解释

鞶字组词的其他方式

鞶字组词(3个字)

鞶字组词(4个字)

鞶字在结尾的词语

其他汉字组词

Copyright © 2022-2024 汉字大全www.hanzidaqu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