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汉字大全 > 组词大全 > 赋字组词大全

赋字组词大全,赋字成语

赋字的常见组词有: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、字的位置、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。

赋字相关信息

  • 拼音
  • 部首
  • 总笔画12画
  • 汉字编码统一码:8D4B,五笔:MGAH|MGAY,仓颉:BOMPM,郑码:LOHI,四角:73840

赋fùㄈㄨˋ 旧指田地税:田~。~税。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。 念诗或作诗:登高~诗。 给予,亦特指生成的资质:~予。~有。天~。禀~。 古同“敷”,铺陈,分布。

含有赋的词语和解释

词语拼音/解释
古赋 古赋 古赋,赋体的一类,主要指先秦两汉时的赋,包括战国末期荀子的《赋篇》和汉赋。荀子《赋篇》分别写了礼、知、云、蚕、箴等5种事物,以韵散相间和问答体的结构方式 ,“ 遁辞以隐意,谲譬以指事”(刘勰《文心雕龙·谐隐》)。并在文学体制上接受了楚辞和战国恣肆文风的影响。
称赋 称赋 称赋,读音为chēng fù,是一个汉语词语,意思是举兵,用兵。
杂赋 杂赋 杂赋是汉语词汇,读音záfù,出自《老学庵笔记》。
赋秘 赋秘 fù mì 赋秘(赋秘) 谓布散其秘藏之物。赋,通“ 敷 ”。《管子·五行》:“论贤不肖士吏赋秘,赐赏於四境之内。” 王念孙 《读书杂志·管子七》 引之 曰:“赋,布也。布散其所秘藏之物也。”
赋贡 赋贡 fù gòng ㄈㄨˋ ㄍㄨㄙˋ 赋贡(赋贡) 赋税。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“以八则治都鄙:一曰祭祀以驭其神……五曰赋贡以驭其用。” 郑玄 注:“赋,口率出泉也。贡,功也,九职之功所税也。” 陆德明 释文引 晋 干宝 曰:“赋,上之所求於下;贡,下之所纳於上。”
乡赋 乡赋 【引证解释】犹乡贡。 唐 杜甫 《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》:“学诗犹孺子,乡赋念嘉宾。” 仇兆鳌 注:“乡赋,谓乡举。” 唐 白行简 《李娃传》:“其父爱而器之曰:‘此吾家千里驹也。’应乡赋秀才举,将行,乃盛其服玩车马之饰。”参见“ 乡贡 ”。
赋颂 赋颂 fù sòng 赋颂 (1).赋和颂。两种文体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且先王之赋颂,钟鼎之铭,皆播吾之迹, 华山 之博也。” 汉 杨修 《答临淄侯笺》:“今之赋颂,古诗之流。” (2).吟赋作颂。 三国 魏 嵇康 《琴赋》序:“然八音之器,歌舞之象,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。”
徭赋 徭赋 徭赋(yáo fù),力役与赋税。《韩非子·诡使》:“习悉租税,专民力所以备难充仓府也。而士卒之逃事状匿附托有威之门以避徭赋,而上不得者万数。”徭,一本作“ 傜 ”。
草赋 草赋 【词目】草赋 【注音】cǎo fù 【词性】动词 【结构】支配式合成词 创作诗赋。宋陆游《晚秋野兴》诗:“一生眼境常如此,草赋凭谁问大钧。”宋陆凝之《念奴娇》词:“长记草赋梁园,凌云笔势,倒三江秋色。”
赋币 赋币 赋币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fù bì ,是指征收财物。
赋食 赋食 赋食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fù shí,是谓布散饮食。
贡赋 贡赋 贡赋:汉语词语 贡赋:明代官吏 贡赋 (汉语词语)贡赋是土贡与军赋的合称。中国历代王朝规定臣民和藩属向君主进献的珍贵土特产品称作贡;赋原为军赋,即臣民向君主缴纳的军车、军马等军用物品,君主再给与回赏。随着朝代变迁,赋的概念遂从军赋扩大到来自农田,甚至关市、山林川泽的所有课征物,贡赋逐渐演变成为税收的别称,实为中国古代转移支付的税收方式。
秉赋 秉赋 秉赋是汉语词汇, 拼音:bǐng fù 释义:1、天赋,人的各方面的素质 秉受。 2、承受;继承。
民赋 人民所纳的赋税。
更赋 更赋 中国古代官府对人民所课时力役。更赋是一种代役税。始于秦代,汉初仍袭用此法,规定22岁到56岁的男子,都要服更赋。更赋包括“更卒”、“正卒”、“戍卒”三种力役或兵役。农民每年要为地方服一个月的劳役,称更卒。农民亲自服役,叫“践更”。如果不愿意亲自去服役,可交钱300由官府雇人代为服役,此种出钱雇人服役的办法,叫“过更”。有时地方用不了多少更卒,也要农民照样出钱,成为一种赋役负担,就称为“更赋’。正卒为正式服
轻繇薄赋 轻繇薄赋【解释】减轻徭役,降低赋税。
口赋 口赋 口赋是秦汉时政府征收的一种人头税。亦称“口钱”、“口算”。秦时口赋就是“头会箕敛”式的人头税。汉代的口赋是专对7岁到14岁的儿童征收的人头税,每人每年交纳20钱,属皇室收入。武帝时军费不足,口赋起征年龄降为3岁,征收额提为23钱。口赋加重,造成生子辄杀的惨剧。元帝时采纳了贡禹的建议,恢复7岁起征,每人仍为23钱。汉末,个别地方有改自1岁起征的。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,每口收賨布二丈。
无衣之赋 无衣之赋【解释】以之为出师相援、同仇敌忾之典。【出处】春秋末,吴破楚,楚大夫申包胥乞师秦廷,倚庭墙而哭,七日勺饮不入。秦哀公乃赋《无衣》诗,并出兵救楚。事见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。
正赋 正赋 正赋(正赋) 主要的赋税。指地丁税。 明 沈榜 《宛署杂记·繇赋》:“赋分二等:曰正赋,即起运存留正供,每年候府奉部札,酌岁所急,多寡微有差。” 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钱谷·催征》:“田之所税为粮,人之所供为丁,统正赋之名,曰:地丁。” 清 顾炎武 《钱粮论下》:“薄于正赋而厚于杂赋。正赋,耳目之所先也;杂赋,其所后也。”
大赋 大赋 汉赋以铺叙事物见长﹐继承了《楚辞》一些形式上的特点﹐更多地采用散文手法﹐主要表现的内容有京都、宫殿、田猎等,后世称为大赋。

含有赋的成语和解释

成语拼音/解释
千金买赋 花一千金买一篇散文。指文章值钱
毒赋剩敛 横征暴敛。
头会箕赋 见“头会箕敛”。
登高必赋 登高:登上高处,指身临其境。赋:盛行于汉魏六朝时期的一种文体,此借指创造。登上高处,看到无限美好的景色,触景生情,一定能创作出好的诗赋,以言其志。后多用来表示人有担任国家要职的才能。亦作“登高能赋”。
悉索敝赋 悉:全部;索:尽;敝:谦辞,谓不精良。指尽全国所有的兵力。也指拿出所有的一切来供应。
赋食行水 赋:给予;行:奉。指送饭送水
轻赋薄敛 犹言轻徭薄赋。
骚情赋骨 指文人的情调与风骨。
量金买赋 汉司马相如《长门赋》序:“孝武皇帝陈皇后,时得幸,颇妒,别在长门宫,愁闷悲思。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,天下工为文,奉黄金百斤,为相如、文君取酒,因于解悲愁之辞。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,陈皇后复得亲幸。”后以“量金买赋”谓文章价值之高。
琴歌酒赋 弹琴、唱歌、饮酒、赋诗。旧皆逸人、高士之事。
悉帅敝赋 见“悉索敝赋”。
能诗会赋 赋:古文体。指善于写诗作赋
诗词歌赋 文章的四种形式。指作文
横槊赋诗 槊:长矛;赋:吟。横着长矛而赋诗。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。
随物赋形 谓针对客观事物本身的不同形态给予形象生动的描绘。
横赋暴敛 横、暴:残暴,强横,凶狠;赋、敛:征税,聚财。强横残暴地征收苛捐杂税。形容反动统治阶级贪婪凶狠、搜刮人民的罪行。
省役薄赋 省:减少;赋:税。减轻徭役和赋税,施行仁政
登高能赋 赋:写作。登得高,看得远,能够描绘形状,铺陈事势。指国家的有用人才。
掷地赋声 见“掷地金声”。
横征暴赋 (横今读héng)滥征捐税,强行搜刮民财。

其他汉字组词

Copyright © 2022-2024 汉字大全www.hanzidaqu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