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汉字大全 > 组词大全 > 曶字组词大全

曶字组词大全,曶字成语

曶字的常见组词有: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、字的位置、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。

曶字相关信息

  • 拼音
  • 部首
  • 总笔画8画
  • 汉字编码统一码:66F6,五笔:QRJF,仓颉:PHA,郑码:RYOK,四角:27602

曶hūㄏㄨˉ 古通“忽”(a.迅速:“~如神。”b.忽略;忽视:“时人皆~之。”c.极微小的数量单位)。 古同“旸”。 古剑名。 曶hùㄏㄨˋ 古通“笏”。

含有曶的词语和解释

词语拼音/解释
暗曶 暗曶 章炳麟 《訄书·哀清史》:“ 世祖 大行,暗曶之事, 吴伟业 诗彰之。”
曶曶 曶曶 曶曶是一个汉语词语,拼音是hū hū,意思是迅速。
杪曶 杪曶 亦作“ 杪忽 ”。极小的量度单位 词语解释 极小的量度单位。多形容甚少,甚微。《后汉书·律历志中》:“夫数出於杪曶,以成毫氂,毫氂积累,以成分寸。” 宋 欧阳修 《憎苍蝇赋》:“尔欲易盈,杯盂残沥,砧几馀腥,所希杪忽,过则难胜。” 明 宋应星 《天工开物·花本》:“结本者以丝线随画量度,筭计分寸杪忽而结成之,张悬花楼之上。” 清 江藩 《毛乾乾传》:“辨析几微,穷极杪忽,古人无此仪器也。”
幽曶 幽曶 yōu hū 幽曶 犹幽隐。指隐居的人。 明 张居正 《答藩参高廉泉亲家》:“今运属休明,众贤汇进,淹抑幽曶,咸得耀乎阳春,可使驊骝久困枥下乎?”
曶鼎 曶鼎 曶鼎,西周时期周恭王时代青铜器物。制鼎人名舀,故又为舀鼎。久已遗失,仅存铭文拓本,下缘残泐,大篆。该铭文茂密朴实,厚重凝练,有古拙雄伟之气,是西周中叶铜器铭文中最为精美的一章。这件鼎据《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》卷四所说,原为清朝人毕沅得之于西安,鼎高2尺,围4尺,深9寸,款足作牛首形。据推测这件鼎应当是在周原地区出土的。后来,这件鼎毁于兵火,仅有铭文拓本流连于世。该鼎铭文共24行,现存380个字。其内容分为三
翕曶 翕曶 翕曶是汉语词汇,读音xīhū,指犹倏忽。
霍曶 霍曶 霍曶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huò hū,是指疾速貌。
闇曶 闇曶 闇曶是汉语词汇,读音ānhū,出自《答藩伯张周田书》。
治曶 治曶 治曶,zhì hū,ㄓㄧˋ ㄏㄨ,亦作“ 治忽 ”。治理与忽怠。
飘曶 飘曶 飘曶(piāo hū),亦作:飘忽。《文选·傅毅》:“蜲蛇姌袅,云转飘曶。” 释义:迅速飘移,轻快迅疾;也指光阴迅速消逝;变化莫测等。
飄曶 飘曶 飘曶(piāo hū),亦作:飘忽。《文选·傅毅》:“蜲蛇姌袅,云转飘曶。” 释义:迅速飘移,轻快迅疾;也指光阴迅速消逝;变化莫测等。
怳曶 怳曶 怳曶,亦作“ 怳忽 ”。亦作“ 怳惚 ”。亦作“怳欻”。
曶霍 形容迅疾。
蠁曶 蠁曶 蠁曶 xiǎng hū 疾速。《文选·扬雄》:“昭光振燿,蠁曶如神。” 李善 注:“蠁曶,疾也。蠁与响同。曶与忽同。”
搢曶 搢曶 搢曶,jìn hū,、有插笏和引申指朝见的意思。

含有曶的成语和解释

成语拼音/解释

曶字组词的其他方式

曶字组词(3个字)

曶字组词(4个字)

曶字在开头的词语

其他汉字组词

Copyright © 2022-2024 汉字大全www.hanzidaqu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