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汉字大全 > 古诗词 > 诗词大全 > 纳兰性德《南乡子·泪咽却无声》原文意思及赏析

南乡子·泪咽却无声

南乡子·泪咽却无声朗读

泪咽却无声,只向从前悔薄情,凭仗丹青重省识,盈盈。

一片伤心画不成。

别语忒分明,午夜鹣鹣梦早醒。

卿自早醒侬自梦,更更。

泣尽风檐夜雨铃。

纳兰性德(1655-1685),满洲人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。其诗词“纳兰词”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,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。虽侍从帝王,却向往经历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,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,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。流传至今的《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”富于意境,...

《南乡子·泪咽却无声》纳兰性德 注释

盈盈:形容举止、仪态美好。
鹣鹣:比翼鸟,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。《尔雅·释地》:“南方有比翼鸟,不比不飞,名曰鹣鹣。
雨铃:谓雨中闻铃声。 唐 黄滔 《明皇回驾经马嵬赋》:“雨铃制曲,空有感於宫商;龙脑呈香,不可返其魂魄。”参见“ 雨霖铃 ”。

《南乡子·泪咽却无声》纳兰性德 赏析

纳兰爱妻为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,康熙十三年(1674)十八岁时与容若结缡。两人伉俪情笃,琴瑟音通,可惜卢氏三年后即去世,年仅二十一岁。叶舒崇撰卢氏墓志云:“抗情尘表,则视若浮云;抚操闺中,则志存流水。于其殁也,悼亡之吟不少,知己之恨尤多”,足见其凄咽深挚的心谊。纳兰当仕途得意而文名震动海内之际,爱妻逝去带来的心灵创伤至为沉痛,“侧帽”风流顿成“如鱼饮水,冷暖自知”的惨苦。此为其词风播迁的一大关捩,读者不可不知。

本篇为亡妻题照,当作于卢氏殁后不久,一片深情,和血和泪,真令人不能卒读。开篇“泪咽却无声”五字突兀而起,丝毫不假铺垫涂饰,一下子攫住读者心底脆弱的部分。对着遗照,无声咽泪,想起与爱妻结缡以来,正是自己走入仕途的“上升期”,奔竞劳碌,扈从侍卫,以至少有时间与爱妻相伴相守,如今生死暌隔,怎不痛悔自己的“薄情”!词人“悔薄情”,我们却从中看到他感人肺腑的深情和多情。“凭仗”三句进入“题照”主题,“盈盈”二字兼有多层意思,既指图中卢氏姣好的态度,又指摇曳飘荡的伤情,不作意于笔墨而自然入妙。“一片伤心画不成”七字乃词人深心无限伤痛酿酵而得,与陈维崧“一幅生绡泪写成”之句各极其妙,同为千古名句。至此,小词达到第一个高潮。

下片“别语忒分明”五字承上“伤心”而来,此为最伤心的一刻。那温柔的、荏弱的最后叮咛当然会一遍又一遍地在“午夜”的“鹣鹣梦”中回荡,令人迷幻和痛楚。可是“大都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碎”,“鹣鹣梦”(鹣鹣,比翼鸟——笔者注)又岂能长久?不是很早就醒来了吗?这句以“早醒”煞尾,下句即惊人地指出“卿自早醒侬自梦”:逝去的人原来是早醒的人,活在世上的人却在梦寐。这该是一个怎样无聊无味的人间!此句深得道家哲学的根源,但又是与纳兰此际的心境特别契合的,因而令人无比惊悚地将词人的悲悼情怀最深切地表现出来,也将全篇推向催人肺肝的第二个高潮。

《南乡子·泪咽却无声》的诗词大意

泪咽却没有声音,只向从前悔无情,凭仗丹青重记忆,盈盈。
一片伤心画不成。
别说话忒分明,午夜鹣鹣梦早醒。
你自己早醒我从梦,更进一步。
哭泣尽风檐夜雨铃。
* 此部分翻译来自AI,仅供参考

《南乡子·泪咽却无声》的网友点评

相关诗词推荐

宋代:李弥逊

缚此窄窄昼常关,剥啄髯参兴尽还。

不听高谭如屑玉,强酬好句似登山。

论交此地逢三益,识面它时孰两难。

更忆金兰家世旧,公馀能复共开颜。

宋代:杨时

闻道河流闭,逢人每问津。

天高云羃羃,风细水鳞鳞。

未种江陵橘,空思千里莼。

且邀明月伴,相对解纶巾。

宋代:魏了翁

九十九峰江上山,乾坤尔阔我中间。

此心顿著秋豪愧,久矣颜衰鬓发斑。

宋代:释绍嵩

木落霜空眼底宽,一枝相映竹丛寒。

不须更觅吴州画,镜裹云山且共看。

宋代:陈文蔚

拂石临流几岁秋,未尝历险究源头。

今朝拄上云烟去,为吸清泠最上流。

诗词主题

名句推荐

Copyright © 2022-2024 汉字大全www.hanzidaqu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