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汉字大全 > 汉语词典 > 叉角羚的意思解释

叉角羚的意思解释,叉角羚拼音读音

叉角羚 叉角羚(学名:Antilocapra americana):在角的中部角鞘有向前伸的分枝,故名。体型中等,体长1-1.5米,尾长7.5-10厘米,肩高81-104厘米,成体重36-60千克,雌体比雄体小;背面为红褐色,颈部有黑色鬃毛,腹部和臀部为白色,颊面部和颈部两侧有黑色块斑;毛被下面为绒毛,上覆以粗糙、质脆的长毛,由于某些皮肤肌的作用,能使其毛被呈不同角度,以利于保暖或散热。植食。 叉角羚奔跑速度快,最高时速达80千米。一次跳跃可达3.5-6米。善游泳。夏季组成小群活动,冬季则集结成上百只的大群。为寻找食物和水源,一年中常进行几次迁移。性机警,视觉敏锐,能看到数千米外的物体。遇险时,臀部的白色毛能立起,向同伴告警。分布于北美洲。 (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:)

叉角羚的拼音读音

拼音读音:chā jiǎo líng
词语注音:ㄔㄚ ㄐㄧㄠˇ ㄌㄧㄥˊ
反义词: ,

叉角羚的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

辞典解释

叉角羚chā jiǎo língㄔㄚ ㄐㄧㄠˇ ㄌㄧㄥˊ

动物名。哺乳类偶蹄目叉角羚科。体赤褐色,腹部为白色,颈有白色带条。雌雄皆有角,角尖分为两叉。行动轻捷,奔驰迅速。栖息于开阔平原及半沙漠地区。

德语 Gabelbock

网络解释

叉角羚

叉角羚(学名:Antilocapra americana):在角的中部角鞘有向前伸的分枝,故名。体型中等,体长1-1.5米,尾长7.5-10厘米,肩高81-104厘米,成体重36-60千克,雌体比雄体小;背面为红褐色,颈部有黑色鬃毛,腹部和臀部为白色,颊面部和颈部两侧有黑色块斑;毛被下面为绒毛,上覆以粗糙、质脆的长毛,由于某些皮肤肌的作用,能使其毛被呈不同角度,以利于保暖或散热。植食。
叉角羚奔跑速度快,最高时速达80千米。一次跳跃可达3.5-6米。善游泳。夏季组成小群活动,冬季则集结成上百只的大群。为寻找食物和水源,一年中常进行几次迁移。性机警,视觉敏锐,能看到数千米外的物体。遇险时,臀部的白色毛能立起,向同伴告警。分布于北美洲。
(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:)

“叉角羚”的单字解释

叉角羚相关汉字组词

Copyright © 2022-2024 汉字大全www.hanzidaqu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