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汉字大全 > 组词大全 > 俎字组词大全

俎字组词大全,俎字成语

俎字的常见组词有: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、字的位置、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。

俎字相关信息

  • 拼音
  • 部首
  • 总笔画9画
  • 汉字编码统一码:4FCE,五笔:WWEG,仓颉:OOBM,郑码:ODOL,四角:87812

俎zǔㄗㄨˇ 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:~豆(a.“俎”和“豆”,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;b.祭祀,崇奉)。 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:刀~(刀和砧板)。 姓。

含有俎的词语和解释

词语拼音/解释
刀俎
三俎 三俎 三俎是汉语词语,指猪、鱼、肉脯。出自《礼记·玉藻》。
缩俎 缩俎 谓祭品纵陈于俎。《仪礼·公食大夫礼》:“鱼七,缩俎寝右。” 贾公彦 疏:“缩,纵也。鱼在俎为纵。”
边俎 边俎 biān zǔ 边俎 指祭祀。 宋 王珪 《使相韩琦母罗氏追封文安郡太夫人制》:“眷维同德之臣,赋政于外,方予升配三后,虽不得预于边俎,岂不兴念亲之感乎?”
罇俎 罇俎 罇俎是汉语词语, 拼音是zūn zǔ , 释义:1、古代盛酒食的器皿。2、借指宴席。
俎豆 俎豆 俎豆,典故名,典出《论语·卫灵公》和《史记》卷四十七〈孔子世家〉。俎豆,古代祭祀、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,亦泛指各种礼器。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。
素俎 素俎 素俎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sù zǔ,是指古代祭祀时用以载牲的白木制的礼器。
俎拒 俎拒 俎拒,读作zǔ jù,汉语词语,是指俎足中央的横木。
芳俎 1.对祭祀用盛牲器具的美称。芳,言馨香洁净。
胙俎 胙俎 胙俎,是汉语词汇,意思是主人饮食之俎。
肴俎 盛菜肴的器皿。
嘉俎 嘉俎 jiā zǔ 嘉俎 汉 谓祭祀时的俎实。《宋书·乐志二》:“釃醴具登,嘉俎咸荐。”《宋史·乐志七》:“鼎实嘉俎,乐备登歌。”
燕俎 燕俎 燕俎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yàn zǔ,是指宴饮。亦指宴席;宴饮时盛食品的器具。
俎味 俎味 指祭祀用食品 基本信息 因牲体置于俎上,故称。《文选·张华》:“毛弗施於器用兮,肉不登乎俎味。” 吕向 注:“肉不为俎豆之实。”
房俎 房俎 房俎是汉语词语,拼音fáng zǔ,指周时祭器。
五俎 五俎 专属立法权,汉语词语,指五样祭品。语出《礼记·玉藻》。
牢俎 牢俎 牢俎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láo zǔ,是指古代祭祀时盛牺牲的礼器。
折俎 折俎 折俎,汉语词语, 拼音:shé zǔ, 释义为古代祭祀、宴会时,杀牲肢解而后置于俎上。引申为参与国家大典。古代一种美味食物。
阼俎 阼俎 阼俎是汉语词汇,拼音是zuò zǔ,解释是祭祀时盛祭肉的礼器。
旷俎 旷俎 旷俎,拼音是kuàng zǔ,是汉语词汇,解释为越俎。谓超越本职,干预他事。

含有俎的成语和解释

成语拼音/解释
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 刀俎:刀和刀砧板,宰割的工具。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,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。
越俎代庖 越:跨过;俎: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;庖:厨师。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。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。
刀俎余生 犹虎口余生。
尊俎折冲 语本《晏子春秋·杂上十八》:“仲尼闻之曰:‘善哉!不出尊俎之间,而折冲于千里之外,晏子之谓也。’”后以“尊俎折冲”喻在宴席谈判中制胜对方。
折冲樽俎 在杯酒之间取得胜算,现亦指与各国进行外交谈判或以高明的谈判手段制胜对方
俎上之肉 俎:菜板。菜板上的肉。比喻可以任人宰割
越俎代谋 俎:古代祭祀时用的盛祭品的器具。管祭祀的人放下祭器去代替别人出谋划策。比喻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
代越庖俎 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庖人虽不治庖,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。”成玄英疏:“庖人,谓掌庖厨之人,则今之太官供膳是也。尸者,太庙中神主也。祝者,则今太常太祝是也,执祭版对尸而祝之,故谓之尸祝也。樽,酒器也。俎,肉器也。”后因以“代越庖俎”比喻越出本分,代行其事。
折冲尊俎 折冲:打退敌人的战车,指抵御敌人;尊俎:古代盛酒肉的器皿。原指诸侯国会盟的宴席上制胜对方。后泛指进行外交谈判。
俎樽折冲 指在会盟的席上或外交谈判中制胜对方。

其他汉字组词

Copyright © 2022-2024 汉字大全www.hanzidaqu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