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汉字大全 > 汉语字典 > 駝的意思解释

駝的意思解释,駝拼音怎么读

駝
  • 拼音读音:tuó
  • 偏旁部首:
  • 总笔画:15画
  • 字体编码:UNICODE:99DD五笔:CPXN|COPX仓颉:SFJP郑码:CUWR四角:73312
  • 笔画顺序:横、竖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钩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撇、竖弯钩

国语词典

  •  tuó ㄊㄨㄛˊ 

〈名〉

  1. 参见「[[骆]]」条。

〈动〉

  1. 背负。
    1. 如:「运」。
    2. 《孤本元明杂剧·流星马·第一折》:「他有一匹马,背三将,入水如踏平地,日行千里流星马,此乃是无敌之骑。」
    3. 《文明小史·第二一回》:「当夜两人做了交割,清抱了两次才完。」

〈形〉

  1. 背部弯曲的。
    1. 如:「弯腰驼背」。

康熙字典

【廣韻】徒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唐何切,𠀤音陀。【玉篇】駱駝也。一作馲駝。【前漢·西域傳】鄯善國多馲駝。【註】師古曰:脊上肉鞍,隆高若封上,俗呼封牛。或曰駝狀似馬,頭似羊,長項,垂耳,有蒼褐黃紫數色,性耐寒惡熱,夏至退毛至盡。人欲載,輒屈足受之。自燉煌往外國,流沙千餘里,無水,有伏流,駝遇其處,停不進,以足跑地,掘之,常得水。

又靑海北,夏有𤍠風,傷行旅,風將至,駝先引頸鳴,以鼻口匿沙中,人見之,則以氊擁蔽口面,避其患,其臥腹不帖地,屈足,糞煙直上如狼煙。亦名橐駝。【古諺】少所見,多所怪,見橐駝,以爲馬腫背。

又【唐制】驛置有明駝使,非邊塞軍機,不得擅發。俗本改明作鳴,非。

又通作它。【揚雄·長楊賦】敺橐它。

又背僂也。【柳宗元·郭橐駝種樹傳註】人背駝不能仰也。或作他。【莊子·德充符】衞有惡人哀駘它。【註】它與駝同,言背僂也。

又凡以畜負物曰駝。或作佗。【前漢·趙充國傳】以一馬自佗負。別作駞。【李白詩】吳姬十五細馬駞。

外语翻译

  • 英语:a camel; humpbacked; to carry on the back
  • 德语:Kamel (S)​,Buckelige (S)

方言集汇

  • 国际音标: tʰuo˧˥
  • 唐代读音: *dhɑ
  • 日语读音: SEMUSHI
  • 韩语罗马: THA
  • 现代韩语: 타
  • 越南语: đà
  • 客家话: [沙头角腔] to2 [台湾四县腔] to2 [海陆腔] to2 [客英字典] to2 [东莞腔] to2 [梅县腔] to2 [宝安腔] to2 [陆丰腔] to3 [客语拼音字汇] to2
  • 粤语: to4
  • 近代音: 透母 歌戈韻 平聲陽 駝小空;
  • 中古音: 定母 歌韻 平聲 駝小韻 徒河切 一等 開口;
  • 上古音: 黄侃系统:定母 歌部 ;王力系统:定母 歌部 ;

字词语大全

字成语大全

相关链接

Copyright © 2022-2024 汉字大全www.hanzidaqu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