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汉字大全 > 汉语字典 > 褐的意思解释

褐的意思解释,褐拼音怎么读

褐
  • 拼音读音:
  • 偏旁部首:
  • 总笔画:14画
  • 字体编码:UNICODE:8910五笔:PUJN仓颉:LAPV郑码:WTKR四角:36227
  • 笔画顺序: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撇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、横折钩、撇、点、竖折/竖弯

基本字义

褐hèㄏㄜˋ
  1. 粗布或粗布衣服:短~。
  2. 黑黄色:~煤(煤的一种,多为褐色,除可作燃料外,还可以提炼汽油、煤油、焦油等。亦称“褐炭”)。~藻(藻类植物的一大类,褐色,是海底最主要的藻类,富含碘质和胶质,海带就是供食用的褐藻)。

详细解释

  •  hè 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衣,曷声。本义:用粗麻织成的袜子)
  2. 同本义 [hempen socks]
    1. 褐,编枲袜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取未绩之麻,编之为足衣,如今草鞵之类。”
  3. 指粗布或粗布衣;最早用葛、兽毛,后通常指***、兽毛的粗加工品,古时贫贱人穿 [coarse cotton garments or coarse hempen garments]
    1. 无衣无褐,何以卒岁。——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。郑玄笺:“褐,毛布也。”
    2. 从者衣褐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  4. 又如:褐巾(用粗布缝成的头巾);褐衣(粗布衣。借指平民);褐衫(粗布衣);褐夫(穿粗布衣服的人。指贫贱的人)
  5. 卑贱的人 [the humilia ted]
    1. 旨酒一盛兮,余与褐之父睨之。——《左传·哀公十三年》。杜预注:“褐,寒贱之人。”

〈形〉

  1. 黄黑色 [brown]。如:褐煤;褐铁矿

国语词典

  •  hé ㄏㄜˊ 

〈名〉

  1. 粗毛、布制成的衣服。
    1. 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「许子衣。」
    2. 汉·赵壹〈鲁生歌〉:「被褐怀金玉,兰蕙化为刍。」
  2. 比喻贫穷卑贱的人。
    1. 《左传·哀公十三年》:「旨酒一盛兮,余与之父睨之。」
    2. 晋·杜预·注:「,寒贱之人。」
  3. 黄黑色。
    1. 如:「茶褐色」。
  4. 姓。如明代有奎。

康熙字典

【唐韻】胡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何葛切,𠀤音曷。【說文】編枲韈也。

又【詩·豳風】無衣無褐,何以卒歲。【註】褐,毛布也。

又【潘岳·藉田賦】被褐振裾。【註】褐,麤布也。

又【荀子·大略篇】衣則豎褐不完。【註】豎褐,僮豎之褐。

又【左傳·哀十三年】余與褐之父睨之。【註】褐,寒賤之人也。

又人名。【吳越春秋】晉令童褐請軍。

又複姓。【通志·氏族略】《古今人表》有司褐拘。

又有司褐扶,楚靈王大夫,見《韓子》。

又【韻補】胡結切,音纈。【白居易詩】閒將酒壷出,醉回人家歇。野食或烹鮮,寓眠多擁褐。

又【集韻】居曷切,音葛。同𧝶,麤衣也。 【類篇】或作𧝽。

外语翻译

  • 英语:coarse woolen cloth; dull, dark
  • 德语:braun gebraten ,braun (Adj)
  • 法语:brun (couleur)​

说文解字

編枲韤。一曰粗衣。从衣曷聲。胡葛切

(褐)編枲韤。取未績之麻編之爲足衣。如今艸鞵之類。一曰粗衣。文選藉田賦注作麁衣。廣韵及孟子正義作短衣。誤也。趙注孟子曰。褐以毳織之。若今馬衣者也。或曰枲衣也。一曰粗布衣。按趙云以毳。與邠風鄭箋云毛布合。馬衣卽左傳定八年之馬褐也。枲衣、亦謂編枲爲衣。褐、賤者之服也。从衣。曷聲。胡葛切。十五部。

方言集汇

  • 国际音标: xɤ˥˧
  • 唐代读音: hɑt
  • 日语读音: NUNOKO KACHI
  • 韩语罗马: KAL
  • 现代韩语: 갈
  • 客家话: [梅县腔] hot8 [海陆腔] hot7 [客英字典] hot7 [台湾四县腔] hot7 [宝安腔] hot7 [客语拼音字汇] hod5
  • 粤语: hot3
  • 中古音: 匣母 曷韻 入聲 曷小韻 胡葛切 一等 開口;
  • 上古音: 黄侃系统:匣母 曷部 ;王力系统:匣母 月部 ;

相关链接

Copyright © 2022-2024 汉字大全www.hanzidaqu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